儿科急诊医生告诉你:宝宝常见呼吸道疾病咋应对?
秋冬季来临,空气干燥不说,一阵阵寒流的来袭,也确实让妈妈们为宝宝的健康捏了把汗。气候的恶劣和不稳定性,引起了宝宝这样那样的感冒问题,今天,一起来跟爸爸妈妈们聊聊宝宝秋季常见病,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答案通通都有。
接下来,就来看儿科医生现身说法,给出答案吧!
呼吸道疾病的分类现在是秋天了,呼吸道疾病成为孩子就诊主要疾病,秋季呼吸道疾病占到整个门诊量80%。
呼吸道系统的疾病,按照呼吸感染部位来分,从上面开始,就是鼻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咽喉这个部位,还有扁桃腺炎。我们有时候把鼻、咽喉这一部分的感染,也笼统定义为上呼吸道感染。我们一般人认为的感冒,主要就是说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
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往下延伸变成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这就是下呼吸道感染。
吃了退烧药,退下来了,两三个小时之后又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一般退烧药吃完以后,一般40、50分钟或者30、40分钟体温退了,退烧药有时效的,药代谢出去以后,体温再上去了,上去是正常的,不是说怎么还下不去。有的家长说我上一次吃了退烧药就好了,就不再烧了,那是偶然,不是必然的。
还有的家长担心,比如说我把体温退了,是不是医生看不出来了是什么病了,实际上孩子高烧的时候的状况,是高热本身造成的,不一定是疾病带来的,反而高烧退了以后,更能反映孩子真实的状况。
要重视孩子的“喘”发烧的小孩,家长特别着急,反而有的疾病,家长不知道着急,比如“喘”,家长普遍对喘没有什么意识。
什么是喘?发高烧的时候,孩子会喘气粗,呼吸很快,但不是说这种喘,我们说的喘是说指3有点呼吸困难了。孩子体温正常的时候,呼吸明显比平时快,这往往是孩子呼吸困难的表现。还有胸骨上窝这个地方,喘气的时候凹进去了。或者孩子鼻翼鼓起来了,这就是喘的表现。家长对喘的重视度不够的,其实喘往往是孩子紧急就诊的指标,不管白天还是晚上。
要重视孩子“喉炎”最近比较多见的疾病是喉炎,大家比较陌生,不知道什么是喉炎,喉炎不是喉咙发炎吗?不是的,它是特征性的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但是是比较特殊的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喉炎有生命危险,喉头水肿严重,孩子就憋死了,喉炎病情非常快,白天还可以,夜间可能会突然加重。当发现孩子也不发烧,就特别闹,烦的不得了,这种情况如果拿不准,就要去看。喉炎的咳嗽跟平时感冒咳嗽不一样,我们专业上叫犬吠咳嗽,咳嗽像老头,特别粗,特别特殊,出现这种情况,你就快带孩子去看,这是儿科的急诊,需要紧急就诊。
关于咽炎嗓子红了充血很厉害,就可能是咽炎或者感冒,相对来说比较轻。但是家长有的时候一听咽炎就紧张,因为有慢性咽炎这么一说,但其实不一定这样,因为我们小孩子的咽炎,大多都是好了就好了,不太遗留什么慢性。
关于扁桃体发炎孩子病例本上医生常会写“扁桃腺炎”等,它也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这里我们把化脓性扁桃腺炎单提出来讲一下,化脓性扁桃腺炎,主要是链球菌引起,也有其他的感染源,如果是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的话,容易合并关节炎,肾炎等,它的治疗必须做够疗程,7天或者更长时间,因为它的特殊性,我们把它从上呼吸道感染里面拎出来讲。
关于肺炎一听肺炎了,家长也很担心,肺炎是相对比较重的疾病,是呼吸道末端的疾病,但实际上跟支气管炎并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有的医生给你诊断细的支气管炎,医院说是轻度肺炎,这两者听起来差别很大,其实没有很大的不同,治疗也是很接近的,家长不用特别担心,当然肺炎分类很多,肺炎有很轻的,也有很重的,有的也有生命危险的,虽然我们都叫肺炎,但是肺炎差异很大。
一般看过一次病以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再去看?医院是一个容易交叉感染的地方,不建议反复的就诊。
1、要看孩子的精神情况,比如孩子体温退了以后,很蔫,一直睡或者一直哭闹,这是就诊的主要指征。当你的孩子跟平时差别很大的时候,这就是很重要的指征。
2、还有体温三天四天不退烧,有的时候一些家长知识很丰富,或者有过一个孩子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会观察看看,但是一般发烧三天是重要的就医指征。
3、如果发烧跟咳嗽同步重,早晚都咳的很厉害,这种情况就要就诊了。
4、还有喉炎或者喘的都是紧急就诊的指征。
对于孩子,精神情况是最最重要的,只要觉得孩子精神状况不好就要就医。
38.5度需要退烧是标准的界限吗?大部分的医生认可退烧点是38.5度,超过38.5度需要服用退烧药,38.5度以下用物理降温,用喝水、洗澡、冷敷等方法可以退烧。
高热惊厥的孩子什么表现?眼睛往上翻,意识丧失了,吐白沫,四肢强直,家长看到以后会很害怕,我问家长瞅了多长时间,他说20分钟,我说有20分钟吗?其实估计就10分钟,因为惊厥时间对于家长来讲度日如年,就觉得一秒钟就很长,看着孩子太痛苦。
惊厥了怎么办?除了惊慌无措,你采取不了什么措施,对于医生来说也是急症处理,家长也没有药也没有什么手段。我们怎么对待热惊厥?就是降温,不是所有的孩子高热就会热惊厥,但至少有这样的风险,高热惊厥对于孩子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家长也会觉得很害怕。
大孩子、幼儿和婴儿的症状有什么不同?A.小婴儿这个问题特别好,小孩子虽然都是儿科,同样一个疾病差别也非常大,比如说肺炎,越小的孩子,他的全身症状不多,如果特别小几个月的孩子得了肺炎,可能没什么咳嗽流鼻涕,表现的是发蔫或者是一直哭闹,有的孩子不好好吃奶,呛奶、吐奶,有时候家长觉得没事,结果一看就是肺炎。有的新生儿吐沫就是肺炎,我们医生过一眼就知道孩子大概的状况,主要看孩子的精神状况,如果精神状况好就是好,如果精神状况不好就是差。B.1—3岁孩子1—3岁孩子全身的表现和呼吸道表现都有了,发烧、咳嗽都会比较多。C.3岁以上孩子再大一点孩子,呼吸道感染症状更多一点,咳嗽、流鼻涕多一点,相对来说发烧的高度或者频度比小的时候少一些了。所以在疾病的特征和我们医生的诊断包括疾病判断上跟年龄有关系,儿科很多的疾病都跟年龄相关的。比如说幼儿急疹就是小婴儿多一些。关于消炎药头孢和阿奇的区别在药物选择上面,家长可以了解一下,因为毕竟关系到治疗,尤其像抗生素这类处方药肯定需要医生的医嘱。
关于病*感染
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感染,病*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甚至高烧至39度多,有的医生也不给开抗生素如果考虑到病*感染,本身不需要抗生素的。
关于细菌感染
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会选择头孢类抗生素或者阿奇类抗生素,这两类抗生素抗菌的覆盖内容不太一样。有的家长说,”头孢特别强”,有的家长说大夫,“我们吃头孢不管用,阿奇一上来就好。”实际上这两类药无所谓强弱,只是针对不同的感染来源。
血象单家长如何看?经常有化验单,家长一看上上下下的箭头特别多,家长就慌的不行了。化验单一般分成三大块,一是白系,就是白细胞这一系列的,二是红系,红细胞等,三是板系,就是血小板这一系列的。
呼吸道感染看血象单中的哪项?主要看白系,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他的细菌感染就比较大。病*感染,白细胞大都正常,以淋巴细胞为主。但血常规只是证据之一,医生单纯凭一个化验白细胞数判断细菌或者病*,其实是不精确的。
医生诊断必须要结合症状、体征、化验结果在一起综合判断,包括流行趋势,最近什么疾病比较多,医生需要在众多的证据里面做汇总综合评价。
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孩子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侵袭?1、多喝水
比如医生都会说让孩子喝水,但是在现实中,孩子就是不喝,怎么办?不喝只能你想办法,让他喝水,家长动用智慧。
2、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是让屋子有一个流通的空气,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了,至少病*细菌在空气当中浓度会下降,会减少疾病发生率。
3、避免交叉感染
尽量少去公共场合,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4、不要过度运动、玩
很多家长老带着孩子使劲玩,特别折腾。孩子太折腾的话,免疫能力会有所下降。应该运动休息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
5、不要吃太多
别让孩子吃的特别多,尤其是周末,年轻的爸爸妈妈平时特别忙,觉得亏欠孩子,到了周末就琢磨让孩子吃点好吃的,去他喜欢的餐厅,让孩子挑,孩子就吃得特别多,吃完以后,礼拜一他病了、发烧了,这种情况挺多的。
6、不要穿太多
别穿的特别多,有些老人家觉得冷,就会给孩子添过多的衣服,孩子更容易生病。
7、规律排便
小朋友每天一次正常的大便这个事很重要,并不难,但是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