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艾灸调治小儿疾病
TUhjnbcbe - 2021/6/24 3:0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艾灸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防病保健作贡献。“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现代人已经越来越认识中医艾灸养生相对西医调理身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医养生,出台了多种鼓励发展*策。停止门疹输液,停止小病用抗生素已经是全社会共识了。其实小孩生病用艾灸调理,不用打针吃药,效果好,大人喜欢,小孩也接受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艾灸对于儿童有什么作用呢?

1、补益肝肾2、调理脾胃3、增强抵抗力

从一位小患者求治谈起,女童,3岁10个月。鼻塞,流浓鼻涕,晚上睡觉打呼噜,张嘴呼吸。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父母问中医师能否用中医艾灸治疗?此病例,属于小儿疾病,而且不是一般的鼻炎,是鼻窦炎。鼻窦炎与鼻炎不同,鼻窦炎是位于相对密闭的鼻窦中的炎症。估计其父母求治,主要是基于目前几种状况:第一,本病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第二,小儿多不宜久用抗生素,其副作用伤害身体发育;第三,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未能尽如人意;第四,父母不想应用西医常用的鼻窦冲洗治疗术。在这里,家长产生为小儿施灸的意识无疑是正确的。

艾灸适合调治小儿疾病的七个原因

小儿疾病较多,且变且杂。但碍于小儿体弱,神经系统等发育未能健全,多不适合过量抗生素等药物,且小孩多不愿意接受中药汤药(味苦)及丸散等成药(色、形、味等非小儿喜爱者),更畏惧针刺治疗,故此,应用有效的艾灸进行治疗,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对于小儿应用艾灸调治,目前很多人还不具备此方面的意识,对小儿艾灸的认识也不到位。艾灸较适合小儿疾病调治的原因:其一,艾灸能扶持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适合小儿抵抗力差的机体情况;其二,艾灸温阳,适合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其三,艾灸温通,适合小儿体内有痰湿等瘀阻不通的情况;其四,艾灸舒适,适合小儿惧怕疼痛的心理;其五,艾灸具有广效与普效,治标兼治本,适应小儿多病与易病情况;其六,艾灸健脾补肾,适合小儿生长发育需求;其七,艾灸操作方便,适合小儿在家施治的要求。以上诸方面说明,小儿非常适合应用艾灸治疗与保健。如上述资料中的小孩鼻窦炎,可以灸迎香、尺泽、合谷、大椎、丰隆等穴。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小儿施灸的注意事项

1.穴位的多少

艾灸的时候最不容忽略的一个步骤是“配穴”,就是“辩症”完毕之后根据孩子的症状来找特定的穴位进行灸治,这有点像我们常听到的“对症下药”。不过,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艾灸时配穴的穴位数量明显要比成年人少,基本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大穴。在中医医师看来,小孩子艾灸配穴“重在精,不在多”,多喽反而灸治的效果不佳。特殊情况下,孩子需要灸治的穴位可能会很多,这时医师也会吩咐:一次选择其中的2—3个穴位进行灸治,一天分2-3次将穴位灸一遍即可。通常情况下,孩子做艾灸一次性累积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2.艾灸的时间

毕竟孩子是稚阳之体,经络通畅度比成人要好,所以小孩子艾灸的时间不要过长,一个穴位5-10分钟就可以了,多个穴位累积的艾灸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30分钟(允许多个穴位同时灸治)。关于每天需要艾灸多少次,这个完全要根据孩子的表现来看。比如像灸治感冒时,就要一天2-3次,如果孩子的症状明显减轻了,可以一日一次或者两日一次,这其中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被施灸者状况做判断。

3.艾灸的环境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做艾灸的时候通常都会忽略艾灸时的环境因素,这会导致艾灸的效果不仅不佳,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那么施灸的环境都有哪些要求呢?艾灸的环境需要有适当的空气流通,但是风不能太大,像风扇与空调这样直吹是肯定不行的,可以将空调的温度调高,模式调成睡眠或者静音模式,然后再施灸。这里是防止风邪利用穴位打开的间隙侵入人体。除了风邪,还要防止湿邪的侵入,所以施灸的环境湿*一定不能太大,尽量保持干燥。在艾灸完毕的1个小时内不要让孩子接触水湿之物。

4.皮肤的敏感程度

小孩子的皮肤是比较娇嫩的,但他们对于热度的感知能力又比较弱,所以家长们在施灸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感知温度,不要只通过询问孩子来判断灸温是否过烫。我们可以将虎口半包围住我们需要灸的穴位,将艾条悬灸于穴位之上,这样就能够时刻感知灸治时温度是否过高。

即使小孩子做艾灸一般都是采用温灸的方式进行,但对于孩子的面部还是尽量不要灸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疤痕。即使在艾灸其它部位的时候,也要防止小孩子突然的“躁动”,避免造成烫伤。

5.勿吸收过多艾烟

因为艾烟是艾草燃烧后产生的,纯正的艾绒在没有添加物的情况下燃烧并不会产生致害性*素,但是一些颗粒还是会产生的。虽然这些颗粒对于成人来说影响相当有限,但对于肺部发育不完善的孩子来讲还是要注意一下的,这也是我们要求艾灸时空气要流畅的原因。因此在艾灸的不要将艾烟熏向孩子,虽然艾灸的环境不要有风,但是一定程度的空气流通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将风扇在窗口反方向吹风,充当“抽烟机”的作用,这样艾烟的数量就会减少一大半了。

穴位艾灸作用?神阙灸强身除病?


  神阙又名脐中、命蒂,为生命之根蒂。新生儿出生后为防止脐窍不闭伤及婴儿真气,宜采用熏脐法。《万病回

春》载:“剪脐落地,犹恐脐窍不闭有伤婴儿之真气,随用艾火熏蒸,外固脐蒂之坚牢,内保真气而不漏……壮固根蒂,熏蒸本原,却除百病。”


  神阙灸也是儿童期防病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研究表明,人体之脐为腹壁最晚闭合之处,皮层最薄,皮下无脂肪组织,布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加之脐周平坦脐部凹陷的结构特点,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和感传功能,故常灸神阙可温经通络、回阳固脱、扶阳培元,常用于防治小儿脱肛、急性腹泻、吐泻、食积等,若配灸天枢、关元、下脘则收效更佳。


  神阙灸常用艾炷隔盐灸、艾条温和灸等。隔盐灸施灸时小儿呈仰卧位,袒露腹部,以纯白干燥食盐平铺脐孔,再放上姜片(防食盐遇火起爆),上置艾炷施灸;若小儿脐部凸露,可先用湿面圈围脐如井口,再填盐如上法施灸。艾条温和灸即以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脐部,距离2~3cm熏烤,施灸者应将食、中二指置于脐周以感知脐部受热程度,以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因小儿皮肤娇嫩,施灸时一定注意施灸的时间和灸量,以免灼伤皮肤。

身柱灸改善机能


  身柱属督脉,横连两膊,为一身之支柱,功同人体砥柱,亦为小儿健康发育的保健要穴。对幼儿吐乳之疾,灸身柱2~3日即愈;因吐泻加重小儿病情者,灸身柱可转危为安;对体虚易感冒、咳嗽者,每周在身柱温灸1~2次有预防保健之效;若小儿发热出现惊风先兆,灸身柱可有效预防惊风发作。


  现代研究表明,灸身柱可健全神经系统功能、完善消化系统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患、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对各种小儿虚损、身体发育障碍及大脑炎后遗症、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所致肢体瘫痪、行走不便者,以身柱为主穴,配用大杼、筋缩等可有效调和气血、强筋健骨,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并能祛除全身疲劳,恢复调理全身功能,为小儿百病的灸治要穴。


  身柱灸常用艾条温和灸,施灸时小儿呈俯卧位,以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身柱穴,距离2~3cm熏烤,施术者将食、中二指置于身柱穴两侧以感知穴位受热程度,至皮肤红晕为度。身柱灸用以保健宜自幼儿出生3个月后开始施灸,隔日1次,每月最多灸10次。

命门灸强肾固本

 ??? 命门即生命之门,穴属督脉,为人体长寿穴之一,是人体先天元阳之气汇聚之处,有强肾固本、温阳固精、壮腰膝、延年益寿的作用。《医旨绪余》载:“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常灸命门穴可壮旺命门之火,使元气充足,调节机体各脏腑功能,激活机体活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效果,对体弱多病、畏寒易感者尤为适宜。


  日本著名针灸家代田文志认为,“小孩在七岁以内者,命门主治胸部以下病,身柱主治胸部以上病。命柱以外不可用’。命柱即命门、身柱的简称,他认为小儿各种疾患均可采用灸命门、身柱二穴来治疗。


  命门灸以艾炷隔物灸为主,施灸时小儿呈俯卧位,以附子片、附子饼或姜片(均以针于中央穿刺数孔)等置于命门穴上,再上置艾炷施灸,以皮肤稍见红晕为度。此法灸量大,极易起疱,对不能耐受或年幼的小儿可施行艾条温和灸,但也要注意施灸时间,以免灼伤皮肤。 ???

风门灸祛风固表

 ?? 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是督脉与膀胱经交会穴。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以疏风捷效而得名,主治一切风疾,《类经图翼》载:“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


  儿童常灸风门可宣肺解表、通络祛风、调理气机,预防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若觉颈背发冷,呼吸欠畅或流清涕等感冒先兆,隔姜灸风门20余壮,灸后背部发暖,可预防感冒和减轻症状。


  若感冒迁延难愈,灸风门亦可促其康复。若配合大椎灸,则预防效果更佳。身柱、大椎、风门三穴常联合应用防治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患。


  风门灸以艾条温和灸为主,施灸时小儿呈俯卧位,以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风门穴,距离2~3cm施灸,施术者以食、中二指置于风门穴两侧以感知风门受热程度,以皮肤红晕为度。对咳嗽、气喘者,亦可配合针刺、拔罐等治疗,以加强疗效。

??大椎灸增强免疫


  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总督一身之阳,故称诸阳之会,又名百劳,即言此穴可补虚治劳。艾灸大椎可解表通阳、清脑宁神。


  儿童常灸大椎,可培补阳气、强健身躯,提高免疫力,对外感人群及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因大椎为诸阳之会,灸之可助少阳之枢,启太阳之闭,和解少阳,祛邪外出,是防治疟疾的常用穴。儿童常灸大椎,能壮旺身体阳气,提高抗病能力,还可增强肺脏功能,预防肺部疾患。

三阴交灸促进发育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之处,肝主筋藏血,脾主肉统血,肾主骨藏精。三阴交灸疗效确切,作用广泛,儿童期应用三阴交灸多用于调节肝、脾、肾三脏,助生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能促进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和防治生殖系统疾患,对小儿遗尿疗效确切。


  三阴交灸以艾条温和灸、艾炷隔物灸为主。艾条温和灸方法同前,艾炷隔物灸时小儿取侧卧位,将选用的间隔物置于三阴交,上置艾炷施灸,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须时刻询问小儿的感觉,以免灼伤皮肤或小儿突然翻动身体,艾炷脱落点燃衣物。

小儿忌灸三里,不然反生病!

古医书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病”,是因为足三里有引气下行的作用。处于生长期的小儿乃纯阳之体,生发之气旺盛,长灸足三里使气下泄,可导致生长迟缓、气血不和、易生病,故而孩子不宜常灸足三里。

然而,古医书说的不一定适合现代,古医书指的是正常情况下孩子不宜灸足三里,但如今的孩子很多都已不是纯阳之体,常吃各种冷饮零食,导致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这种情况适当灸足三里也未尝不可。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孩子最好不要灸足三里,若是孩子出现脾胃虚弱、积食厌食的情况,首选中脘、脾俞、胃俞、四缝、公孙,其次才是适当的艾灸足三里,以配合调理,如有出现腹泻,还要加上神阙。

文章及图片的整理、收集、编辑来源于网络。注:文中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中医医疗技术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灸调治小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