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篇护理专业课复习经验
TUhjnbcbe - 2021/4/9 23:02:00

首先感谢学弟学妹能够花费时间看我这篇文章全文字,大约需要五分钟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多多转发!首页图片是送给大家的祝福!本人应届生考研,一志愿北京大学,专业课(专业课第二名,第一名,北医20年专业课难度较往年提升,改卷更加严格,估分+,结果),因为某科原因无缘复试,调剂某,现已拟录取,感恩过去感恩经历,现把专业课的学习经验和大家分享。

在备战期间,我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买课看课,听同学们说有很多老师都讲的很好,我这个人看视频的时候喜欢跑神,所以我觉得我一直看视频的话,有些许的耽误时间,另外大多数考过的同学都有一个感觉:题不难,需要理解,还有很多细节题,看过就会,没看过就不会。所以专业课这一块我就自己来,总体分为看书+总结知识框架+看书+做题+总结重点+背诵+做题。

首先说一下我看书的顺序是内科→外科→基护(导论我放弃了,只是通过做真题来学习常考点,不建议大家一味效仿)

1.看书:这一次我用了4个星期左右,主要是看内外,第一遍没想过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看明白,目的在于理解每个病的特点和机理,尤其是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乳腺和腰椎间盘突出这几个出题的大头。内科外科可以联系在一起看,例如讲到消化道溃疡时,可以了解一下手术方式,但注意,这一阶段以内科为主。

2.总结知识框架:我用2个星期左右,把各个疾病的相关知识点列成知识框架,这一部分很简单,我的建议是手写,因为电脑做思维导图有些慢。

3.看书:这一次我用3个星期左右,这一次看书要看的更加细致,重点在于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刚开始看会非常枯燥,但是一个系统看下来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很多共同点了,比如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措施常见有几项,做题时可以根据条件代入。

4.做题:我用2个星期左右,经过两轮的看书对于很多东西都已经了解了,可以开始做题了,这个时候不要做真题,可以从简单的护资题以及教材配套的资料做起,不是刷题,不求正确率多高,而是要明白出题人会怎么出题,知识点如何运用。这个时候要学会从课本中寻找标准答案并在课本中标记出来,这个时候不用去搞懂每个选项错在哪里,因为知识储备并不充分,一个一个翻书寻找太浪费时间,把做过的题保存下来不要丢失。

5.总结重点:看了两遍书,也做了一遍题,这个时候可以总结重点了,首先是大约两周时间把内外基的重点整体的回顾了一下,我专门用了2个星期的时间把自己划出的重点打成了word文档并打印下来(前后耗时约一个月,请复习开始晚的学弟学妹不要效仿!!!),这样省的每天背着教科书跑,而且实习不忙的时候可以偷偷从口袋里拿出来看。

6.背诵总结:我用了1个月左右,我喜欢默背,而且是边划边背(三支不同颜色的笔),背一个知识点打一个对勾,第二遍背时换一个不同颜色的笔,依然是背一个题一个对勾,遇到特别不熟悉的知识点打一个问号,待到第三遍可以快速过,依然是过一个打一个对勾,对于第二遍打过问号的知识点格外注意,三遍下来,个别仍然不熟练的继续打问号,大多数的知识已经在脑海里了,这阶段完成,离考试可能只有1个多月了。

7.做题:后期要做的就是各个学校的真题,这个时候凭借已有知识储备是可以看出每一个选项的毛病了,那就标出来,把我们第四个阶段做的错题再回顾一遍,真题足够多,足够一个月使劲学了,不要小看刷题的作用,在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刷题绝对是巩固记忆学习做题的好方法,毕竟到后期枯燥的背书不好坚持。

以上呢就是我20考研学习专业课的方法,20年的备考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提升,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毅力和品性,医院几乎每一个角落我都背过书,为了节约学习时间我在路边随便一份外卖就打发了,下了夜班不回宿舍睡觉,在医院的图书馆桌子上趴上两三个小时,醒来一杯咖啡格外清爽,这一年备战期间医院对面的宿舍。在按时按量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从3月开始,这一年下来我每天学习的平均时间是9个小时以上,后期冲刺的时候两点之前没有睡过觉,早上七点就出门学习/上班。希望大家明白,你要参加的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通过性考试。

对了,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最好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座位,电子版的课本能减轻不少的烦恼,大家可以寻找资源,待我22届的基础班开课后,这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篇护理专业课复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