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旨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为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明确了具体的落实方案。
为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的健康问题,日前,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措施。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增强社会普遍认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回应社会热点关切,增强群众的认同度,激发参与热情,为政策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当前健康传播工作重点,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切实提高健康中国行动系列政策的执行力和健康传播的加速度
为贯彻落实党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突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主题。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施工图和路线图。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到年和年的总体目标。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实施15项行动。其中,聚焦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等6个专项行动;聚焦全周期健康,实施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等4个专项行动;聚焦重大疾病,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癌症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糖尿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等5个专项行动。每项专项行动有目标、有指标、有路径。
同时,健康中国推进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年)》,细化明确了每一项行动的具体举措,着眼打造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组合拳,提出结果性、倡导性以及政府工作指标、约束性指标等项主要指标。
为确保健康中国行动得到有效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同步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明确开展行动的监测评估和考核机制,并将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做好当前宣传倡导和健康传播要做到四个聚焦:
(一)聚焦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要发挥政策实施的最大效应,运用好政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基础数据整理收集,科学分析研判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聚焦群众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服务,围绕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及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健康问题,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焦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健康是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必须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靠得住”的责任感,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在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中“快马加鞭”。要认真对待注重预防为主,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和教育,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使群众掌握必备的核心健康知识与技能,推进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聚焦从单一行动向社会联动转变。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注重动员个人、家庭、社会行动起来,找准落实政策的突破口和结合点,围绕重点健康影响因素、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采取融媒体手段、知信行等模式,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全民参与、共担责任、共享健康中国行动的成果。
(四)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