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人体内部不同的组织器官都拥有各自独特的神奇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健康,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实际上,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每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功能用途,按理说,健康人体的器官应该“一个都不能少”,但有些器官可能会因疾病或某些原因需要被“拿掉”,但不会影响人类寿命,真相是否如此?
器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
大脑是20岁开始衰老;
30—35岁骨骼、肌肉开始衰老,30岁以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肌肉开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减少;
一般女性从35岁左右卵巢开始衰老;
40多岁后变得疾病高发,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病概率较大,男性比女性提前十年心脏衰老;
肠道从55岁开始衰老,肠内有益细菌的数量在我们步入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尤其是大肠,这样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
人体有5个器官可以“拿掉”,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是不是真的?
第一:扁桃体
扁桃体对于人体有着免疫的作用,位于口腔部,类似于一个“门卫”的作用。
扁桃体的作用主要是防御、免疫,其功能主要是在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时,释放淋巴细胞、抗体等免疫因子,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出生时扁桃体尚无生发中心,随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活跃,特别是3-5岁时,因接触外界变应原的机会较多,扁桃体显著增大,此时的扁桃体肥大应视为正常生理现象,在疾病到来之前,扁桃体会发出信号,让人们及时注意自身情况,并且能够帮助抵御细菌。
扁桃体位于人体当中的咽喉部位是一道免疫防线,若是摘除扁桃体,会对免疫力低下的人非常不利。
第二:肾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流经肾脏的血液,排出代谢废物,形成原尿。
如果体内出现了酸碱失衡、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需要通过肾起到调节的作用,健康人体每天需要通过肾脏来过滤原尿升左右。
再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大约有99%左右会被重新利用回去,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先下降,以水、肌酐、尿素为代表的代谢废物难以排出,在体内积聚,引起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第三:尾骨
尾骨是人体的脊椎骨最下面的骨骼,形似三角锥形,在幼年时,尾椎是由3~5节椎骨排列而成,尾骨对于骨骼可以起到几种作用,一是能够防止骨髓震荡,二是能够稳定身体所承受的重量,三是能够减轻脊椎的压力。
尾骨出现骨折或者断裂的情况时,剧烈疼痛感会酥麻全身,且伴有心胸烦闷,头晕目眩等现象。
第四:智齿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的第三颗磨牙,通常在16-25岁左右发芽,大多数古人都有智齿,但后来,由于食物越来越好,智齿很难发芽。
如果身体检查出患有牙周炎、龋齿、蛀牙问题时,造成无法有效咬合智齿,最好及时将智齿拔除。
智齿拔掉之后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反而会给牙齿带来轻松,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拔除。
第五:胆囊
胆囊的作用是排泄胆汁、浓缩胆汁以及贮存胆汁,其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消化与吸收,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能够刺激胰脂肪酶的分泌,乳化、水解食物中的脂肪,促进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A、胆固醇的吸收。
胆囊粘膜每天分泌约20毫升粘液物质,主要是粘蛋白,具有润滑和保护胆囊粘膜的作用。
如果做完胆囊切除手术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但是人体会进行适应调节产生耐受能力,一般在胆囊切除3~6个月之后会逐渐适应没有胆囊的日子。
综上所述:大家能够看到,身体每个器官对身体至关重要,却有几个特别器官摘除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在威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可以将病变器官进行切除,防止疾病恶化、扩散,但是身体缺少部分器官会变得不完整,如果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还是留着比较好。